OBD-Ⅱ空燃比的闭环控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OBD-Ⅱ空燃比的闭环控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OBD-II(the Second On-Board Diagnostics)—第二代车载自诊断系统。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1988年制定了OBD-II标准。OBD-II实行标准的检测程序,并且具有严格的排放针对性,用于实时监测汽车尾气排放情况。
【作用】当三元催化转换器在老化或失效的状态下持续工作时,汽车污染物的排放将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为了向驾驶员及时发出汽车排放控制系统技术状况的信息,因此需要安装能监控发动机运行和三元催化转换器工作状况的车载自诊断系统(OBD)。
一般三元催化转换器的有效使用里程约为8万千米。
【工作原理】:双氧传感器法
ECU利用下游氧传感器与上游氧传感器的信号比较来监测三元催化转换器贮存与释放氧气的能力。正常情况下,下游氧传感器的输出电压波形应是相当地平直,表明三元催化转换器拥有高贮氧量。低贮氧能力则代表催化转换器已老化了。一个失效的催化转换器会出现与上游氧传感器相符的电压尖峰波形。